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欢迎进入广东教育学会网站 现在是

全面推进“适宜融合”,让每一名听障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发布人: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3/11/9 21:19:20   阅读:1694

            全面推进“适宜融合”,让每一名听障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

                         2023年听障教育学术年会暨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广州举行


       高质量融合教育是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教育公平、建设和谐社会的有效形式,同样是广大听障儿童就学安置、实现最大限度发展的现实需求。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推进特殊教育适宜融合发展,让每一名听障儿童都有人生出彩机会,2023年11月6日至9日,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2023年听障教育学术年会暨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广东省广州市启聪学校主办,广东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广州市听障学生随班就读资源中心、广州市白云区花城实验幼儿园承办。会议以“听障教育学校改革发展与融合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骨干教师近500人参与现场研讨交流,6万余人次线上观摩。

       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主任督学蔡健安介绍,近年来,广州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和广东省的决策部署,系统实施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特殊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一是普及程度显著提高。出台残疾儿童转介安置实施办法,首创中等职业学校“启能班”教育模式,纵向三段(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横向四级(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普通学校特教班—送教上门)的入学安置体系日趋完善,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以上。二是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建成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教室328间,普校特教班71个。全市建有19所特殊教育学校,每区至少1所,涵盖聋校、盲校、孤独症学校、培智类学校等多种类型。三是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通过学前据实减免保教费、高中阶段资助等方式实现特殊学生15年免费教育;通过市级专项项目,补助各区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课本费和融合教育场地建设经费,出台残疾学生营养午餐补助政策,普惠力度逐步加大。根据《广州市“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我市将进一步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完善保障机制,推动我市特殊教育适宜融合、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形成适宜每一名特殊儿童、公益普惠、高质量发展的广州市特殊教育模式。
        蔡健安指出,此次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2023年听障教育学术年会暨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研讨会在广州市启聪学校召开,是对学校办学业绩的充分肯定和鼓励。启聪学校作为一所有77年历史的听障类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围绕“以美启聪,融合同美”的办学理念推动教育教学变革,积极实践“健、聋融合”教育模式。继1995年在幼儿部开健聋融合之先河后,2017年开始在小学阶段开展多元融合实验,健、聋学生互相陪伴,携手成长,构建了多元融合、和谐美好的教育生态,实现了健、聋学生“双赢”发展,探索出新时代听障教育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蔡健安表示,本次会议以“听障教育学校改革发展和融合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当前特殊教育的热点话题,探讨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升级与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方法和途径。期待与会代表充分利用本次会议的交流平台,深入研讨、深化合作,共同推动我国特殊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理事长唐淑芬代表特殊教育分会向联合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唐淑芬指出,当今,我们正迈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如何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全体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求是》杂志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重要文章,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在深化改革创新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培养高素质教师队”等6个方面,对教育强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唐淑芬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推进融合教育,全面提高特殊教育质量”,特教事业从有质量到高质量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次年会以听障教育学校改革发展和融合教育质量提升为主题,回应了新时代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年会的联合主办方广州市启聪学校20世纪90年代率先在听障教育学校实行了“健聋融合”学前教育模式,近年来围绕“以美启聪、融合同美”办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融合教育从学前向学龄期延伸,为探索新时代听障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成功案例。  
        唐淑芬强调,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听障教育工作者要牢记教育使命,培育时代新人。一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探索新时代特教高质量育人的有效途径。二要坚持协同创新。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教工作者要面对残疾人群体、各种障碍类型的学习困难群体以及学有余力的超常人才群体,包括特殊职业教育、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等各学段各类型的教育,如何加以统筹,实现协同创新,协调发展,整体推进,需“跳出特教看特教”“跳出教育看教育”,理清思路,大胆探索。三要科技赋能。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冲击着学校的育人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特教智慧学校建设与普教智慧学校建设有不同的样态,我们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听障学生的特殊需求,创造性地落实好教育部提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唐淑芬表示,我们期待通过本次年会,大家碰撞思想火花,交流实践经验,凝聚发展共识,为特殊教育、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思路,谱写新时代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篇章。

       中国聋人协会主席范宜涛受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委托并代表中国聋人协会,向前来参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范宜涛介绍,9月18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国第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会祝贺,丁薛祥副总理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托,代表党中央、国务院致辞。丁薛祥副总理在致辞中强调,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必须牢牢把握平等、融合、共享的价值导向,必须牢牢把握推进残疾人事业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必须牢牢把握推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目标任务,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中国残联八代会精神,把学习贯彻中国残联八代会精神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范宜涛表示,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作为研究特殊教育科学的全国性、群众性学术团体,广泛开展基础特殊教育领域的理论研究与交流活动,积极为繁荣特殊教育科学、为一线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服务,在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残联一直关心和关注听力残疾学生的融合教育,在中国残联的支持下,中国聋人协会每两年组织举办一届全国听力残疾人朗诵大赛和读书征文大赛,为全国听力残疾人搭建了一个读书交流、展示才华、挑战自我的舞台。我们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与特殊教育分会加强合作、广泛交流,共同为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特殊教育处处长黄伟代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黄伟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特殊教育实现历史性发展,特殊教育普及水平、保障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法治体系实现不断完善、投入保障实现较大增长、普及水平实现较大发展、教育质量实现较大提升、融合教育实现新的发展。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施《“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抓手,完善特殊教育普惠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特殊教育扩优提质,让特殊教育公平、有质量地惠及每一名特殊学生。要以推进资源扩优和普惠融合为基本方向,着眼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优质特殊教育普遍惠及每一名特殊儿童青少年;着力发展素质教育,提升特殊教育育人质量,促进特殊人群的多元发展。
        黄伟指出,听障教育面临生源数量、生源结构等新变化,未来发展一应拓展学段服务,推动听障教育向义务教育两端延伸。二应创新课程教学,探索科技辅具与听障教育教学融合。发挥科技赋能优势,积极探索手语识别、语音识别转写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支持辅助,构建优质高效的无障碍课堂教学。三应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推进听障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保障机制,继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加强劳动教育开展,促进听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黄伟指出,要认真落实《残疾人教育条例》《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等法规政策关于融合教育的要求,着力推进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建立融合教育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多部门合作的融合教育推进机制,明确教育、卫生健康、残联等部门的职责,形成合力。健全科学评估认定、就近就便优先安置、资源体系支持、教育教学特殊关爱等各项工作制度,加快创建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将融合教育实施情况纳入普通学校年度考核以及校长个人的年度考评。二是加强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各省(区、市)按照标准为开展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配足配齐特殊教育教师。将特殊教育纳入普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组织开展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校长、教师全员培训和普特联合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提高待遇保障,在绩效考核、工资分配和评优评先中对承担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给予适当倾斜,同时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资源教师特殊岗位补助津贴政策。三是探索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指导特教学校与普通学校密切合作,加强校际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推动集团化融合办学,发挥不同学校的优势作用。开展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创建和优秀教育教学案例遴选,持续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综合改革,总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并推广、复制、辐射到其他地区和学校。四是健全融合教育支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国家、省、市、县、校五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并逐步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其巡回指导、专业支持、教师培训、教学资源研发共享等方面作用;要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收5人以上特殊学生的普通学校设立资源教室,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为特殊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等专业服务,切实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


主旨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教育学会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丁勇:关于新时代聋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丁勇指出,回望聋教育走过的路,面向加快教育现代化、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新时代,我国聋教育如何按照立德树人总体要求和时代发展提出的培养“时代新人”新要求,根据聋教育规律和听力障碍学生身心特点,加强内涵建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聋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及今后聋教育所面临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是特殊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核心内容,也是我们这代人对历史和未来应有所交代的初心使命和重要职责。
        丁勇指出,推进聋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素养导向的发展方向。坚持人才培养素养导向,是坚持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世界基础教育发展的共同做法和前进方向,也是解决聋教育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的迫切需要。
        丁勇指出,推进聋教育高质量发展,在人才培养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和基本要求。其一,在育人观和育人实践上,要整体处理好人才培养方向性、整体性与多样性、独特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在育人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上,聋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坚定办学的政治方向,始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学校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注重育人过程中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与特殊儿童多样性、独特性的结合,努力将时代发展和儿童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和潜能开发、缺陷补偿整合为学校核心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整体育人方案,落实到国家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全环节和全员育人中,家校社协同配合,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其次,要切实加强学校德育。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聋校要将德育置于学校五育之首,知情意行,多科渗透,整体实施,在加强学生德与法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信念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实践磨砺,以及知行合一、德行统一,努力使学生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听党话,跟党走,自觉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还要加强学生与缺陷所带来的困难和障碍做斗争的意志力培养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使学生能自强不息,活出生命精彩。再次,在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同时,要更加注意根据特殊儿童多样性和独特性特点,加强国家课程实施的调整和校本课程建设。如更加注重多重残疾儿童教育课程的研发和融合教育场域下残健儿童共同成长的育人方式研究等,增强学校课程的弹性,以满足学生发展多样化需要和特殊教育需要,促进每一个学生适性高质量发展。其二,处理好听力障碍学生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关于人的思维与语言发展关系(机制)理论及聋教育的一系列观点,如:思维与言语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儿童掌握的言语结构最终成为他思维的基本机构,儿童概念形成与思维发展经历着从低到高、彼此联系渗透又有质的相对独立性的三个阶段(混合思维、复合思维和概念思维),思维是在掌握系统科学文化知识中建构出来的;听力障碍影响着聋生的言语发展、沟通交流及抽象思维发展;聋教育不是在与缺陷打交道,而是在与缺陷带来的社会后果打交道,要将聋教育建立在广泛的社会教育基础之上,把教育当作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让聋童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劳动教育和集体教育中,发展语言、意识和思维。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聋教育的本质关系,不仅是听力障碍带来的言语和沟通障碍,更深层次的本质性矛盾及关系是聋生言语与思维发展的关系。抓住了聋教育的这个根本性矛盾,就找到提高聋教育质量的突破口和钥匙。因此,促进聋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是聋教育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和融合,让学生在更加社会化的生活及教育场景中提高言语、思维及综合素养。二是培养聋生语言,特别是书面语言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是聋校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三是加强系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聋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和基本之策。一方面是加强“双基”教学,另一方面是各科教学改革要围绕着知识的“意义理解”下大功夫,促进知识向思维和智力、能力的转化和系统建构。其三,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一是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教学,让聋校教学成为开发潜能、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二是要更多采用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促进知识向思维和智力的转化。三是要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技术和沟通方式(口语、手语、书面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突出其在聋人生活与学习中具有独特作用及价值。
        丁勇指出,推进聋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提高聋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第一,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第二,加快打造一支以学科教学名家和学科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结构合理、专业精湛、高素质的教师团队。第三,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形成教师优化成长机制。


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学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手语及聋人研究中心主任邓慧兰:从香港看现今融合教育之发展

       邓慧兰介绍,聋教育涉及的专业知识颇多,从业人员必须了解聋教育的专业发展,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基础知识,听力支持及言语康复手段,教育与课堂环境中导致沟通压力产生的心理因素,社交技能与同伴关系,等等。聋生的正规教育起源于聋校。配备聋人教师的聋校是手语跨代发展的摇篮。聋人教师既能为聋生提供手语语言知识,也能为聋生社会性发展提供支持,作为社会榜样帮助聋生确立自己的身份。聋生最终要回归社会、融入社会。这就需要开展全纳教育,建设聋健共融学校,让聋生和健听学生通过沟通建立同伴关系,互相认识、互相接纳。
        邓慧兰介绍,在聋生入学安置方面,香港教育政策要求,轻中度聋生进入主流学校,重度聋生进入聋校。在传统主流学校(有个别聋生)中,聋生借助听力设备,以口语接受教育。在手语双语主流共融教育(有一定数量聋生和一定数量健听学生)中,聋生借助听力设备,采用口头语+书面语+香港手语+英语,健听学生也采用口头语+书面语+香港手语+英语。聋校则负责照顾在校聋生,并为主流学校的聋生提供支持。若聋生无法适应主流教育,可进入聋校就读。香港从2006年开始实施手语双语共融教育计划。通过聋健协作教学,鼓励直接沟通,避免手语翻译;通过开展聋人节活动,把聋人文化带入主流学校。聋生可以在不同领域中发展自己的潜能,并与健听学生建立深厚的友谊。
        邓慧兰介绍,主流学校采用手语双语模式有两个条件:一是有一定数量的聋生和一定数量的健听学生;二是采用手语双语进行教学,一位教师用口语,另一位教师用手语,教学过程避免翻译。聋生需要认识同龄聋生,只有意识到同类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建立自我认同和自我形象。因此,采用手语双语模式需要主流学校里有足够数量的聋生。语言获得是通过接触自然语言来实现的。自然手语带有语言知识,聋生理解起来没有障碍,有助于其获取语言知识,支撑口语发展。通过接触自然语言,聋生和健听学生都可以享受学习语言的乐趣。手语和口语两种语言的发展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语言知识转移是儿童双语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一种系统的语言互补情况。语言知识转移可以在跨通道的情况下进行,聋生可以同时运用手语和口语两种语言系统。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手语口语双语社交互动在创建聋健共融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院院长邓猛:听力障碍学生融合教育的思考

       邓猛介绍,我国聋儿康复工作从1988年开始纳入《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到2007年已形成以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为技术资源中心,以33个省级聋儿康复中心为骨干,以602个地市级语言训练部为依托,以983个县、乡、社区语训班点为基础的聋儿康复工作体系。目前聋儿入普幼普小率达到24.5%,年收训能力近2万名。随着人工耳蜗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全国已建立10个小儿人工耳蜗康复基地。一些聋校也建立聋儿学前语训班。截至2019年8月,参加融合教育的听力障碍学生已有35425人,比2018年增加1247人,比2017年增加6842人。但是,聋生入学率在学前阶段小于20%,义务教育阶段 80%,高等教育阶段不足1%,主要的问题在于各地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尚不健全,专业人才匮乏,缺乏有效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大多数听力障碍学生在融合教育中无法通过有声语言进行有效交流和学习,这对他们的交往、学业等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听力障碍儿童要想参与融合教育,至少要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达到一定标准,能与人进行日常对话;口语能力成为听力障碍儿童及家长的唯一的选择,语训成为融合的前提。潜在的含义就是手语是残疾和无能的标志,手语被标签化。改变这一点,学校与家长需要明确适合的残疾观、融合观。融合教育这种当代最主流的特殊教育理论因听力障碍教育的特殊性备受争议,主流环境中口语被鼓励和优先,手语被压制;技术的作用被放大,选择的余地在变小。以人工耳蜗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发展在解决了很多问题的同时,又创造了很多问题,如人工耳蜗技术的滥用,以及康复效果低下导致的问题等。随着聋人权利意识与身份认同逐渐兴起,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随之改变。
        邓猛表示,对这个问题的对策与思考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聋生进行人工耳蜗手术须谨慎。不要人云亦云,要理性判断;要充分了解信息,对手术前后以及康复、融合情况进行综合了解与判断。家长要克服修理孩子使之正常的思想,不要认为打手语是不好的事情,不要让手语成为融合的阻碍,要逐步促进手语也能进普校。目前聋生往往通过听力语言康复、读唇或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来改善听力语言状况,达到用口语交流的目的,以融入主流社会中。国家也因此大力推动聋生佩戴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植入,聋生语训大行其道。1988年国务院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以及之后的“八五”“九五”“十五”纲要都将聋儿康复列为国家计划系统开展。但政策是保障性的,不是强迫性的。家长应该理性选择。不是说人工耳蜗植入就OK了,植入效果因人、年龄等各种因素而不同。如果只是把“听得到”等同于“听得懂、说得出”,语言康复跟不上,那么其效果堪忧。个体、环境、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人工耳蜗植入的效果,相关风险被低估。第二,手语是一门独立的语言。手语的语言学地位要得到广泛认同与强化,要开展手语语言学的研究与倡导,但也不要过分夸大自然手语、文法手语的分野,它们都是我们“武器库”里面的选择。大力推广通用手语。聋人以视觉作为沟通渠道,手语是聋人的母语。手语是权利,更是资源。手语对所有儿童而言都是一种学习的方式,同时使用手语和口语作为教学媒介,两者互为补充,可以有效帮助听力障碍儿童和普通学生增加学习信息量的获取程度,并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融合教育中使用手语教学不但能促进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业和发展,也能促进普通儿童和其他障碍类型儿童的发展。使用手语使得人们更加注重身体语言表达,更加注重表情手势交流,更加注重多种方式沟通,更加注重提供语言支持。我们以为聋人天生就应该理解并使用手语,其实不然,他们也需要学习手语。因此应培养并配备手语翻译,让手语翻译成为广泛认可的专业和职业。鼓励学校教师和聋人教师、特教教师相互协同教学。鼓励几个聋生安置在同一班级。鼓励他们与使用手语的聋人群体进行接触,有助于自我概念的形成。第三,创设声音友好型教学环境。让所有学生都享受到好声音,让听障融合教师成为最美仪态的教师,让听障儿童融合教室成为最美课堂,让听障儿童融合班级成为最温馨集体。第四,正确应对聋人文化。亚文化与主流文化之间的关系要谨慎处理。要保持其独立与多样性,不能把聋人文化隔离于主流文化之外。平等交流、理解与参与是必要手段,而不要过分强调独特性,同时保持其开放性和正确的方向性。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研究员黄志红:用课程改革撬动育人方式变革

       黄志红介绍,对于这个主题可从6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关于培养目标。学校培养目标要具备时代性,体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三有”就全面回答了关于人的培养问题。目标要体现层进化,不同学段有不同指向。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让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教育落地。
        二是关于课程设置。课程是养分、是食物、是空气、是土壤、是平台,课程是育人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载体,完整的课程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没有课程,就没有教育,也没有学校。
        三是关于课程内容和育人方式。教学的一切问题来源于我们如何看待知识,所以首先需要转变我们的知识观。知识转化为力量取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思维。知识学习有两个逻辑:演绎和归纳。前者要求植根情境,即还原。后者要求抽象概括,即建模。知识如何才能产生素养?知识+情境+实践=素养。所以需要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新型育人方式。实践育人,是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学生在真实丰富的情境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实践性是新课标为教学活动确立的“刚性”标准。各学科大量增加了实践活动的要求,如观察、考察、实验、调研、操作、设计、策划、制作、观赏、阅读、创作、创造等。实践建立了即时性联系的学习机制,即时联系、即时应用、即时反馈,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建立联结。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让知识学习实现批判性思维(深度学习)与社会协作(合作学习)的连接。小学通过游戏化和体验化的方式来开展,要以“玩中学”“活动中学”为主;初中引导学生在实际动手过程中进行探究式学习,促进“做中学”“动手实践中学”;高中基于问题和设计的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真实情境,使高中生在“思中学”“建模中学”。让学生有事去做,而不是有东西要学。他在做的时候,本质上就需要思考,学习自然产生。教师需要发现和发掘出学习的价值,让学生看到学习与价值、意义之关联,建构学习的意义,从而激发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四是关于大单元教学。首先是大概念统领。教师要了解本单元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单元学习内容中本质的、相对稳定的、有共识性和统领性的核心观点,即“大概念”。找到大概念,是大单元设计的关键性技术。有了大概念,才可以转化成核心问题,设计核心任务,再生成相应的子任务。其次是课型重构。以数学为例,过去是“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现在则开发“单元开启课、主题活动课、专题练习课、史料交流课、自主整理课”。当课堂教学由课时转向单元视角,课型就需要发生变化。基于教学单元的作业设计有基础巩固型作业、方法探索型作业、思维想象型作业、交流活动型作业、分析评价型作业。
        五是关于跨学科学习。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中,要求以推进综合学习,强化跨学科学习作为新重点。近年来国家和省政策的密集倡导和具体指引,推动开展跨学科的综合课程探索。中小学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和启发、讨论、体验式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跨学科学习作了相应规范。如基本原则:加强课程综合,注重关联;育人方式: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课程内容结构: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课程标准编制:探索用大概念、项目或任务组织课程内容,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实施:统筹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推进综合学习,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课时:不规定时长,保证课时,整合实施;考试评价:优化试题结构,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跨学科是对儿童及生活的回归,儿童生活、儿童建构是跨学科学习的儿童立场与生活逻辑。创新需要跨学科激发,创新发生在学科的边缘。抓住核心问题,又不被细节束缚,最容易迸发思维的火花。
        六是关于课程评价。评价基于目标,目标是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要实现目标—实施—评价—调整的一体化。评价先于实施,教师要把评价标准事先告诉学生,开发评价量规进行评价。评价生成任务,要开发植根于真实情境的“表现性任务”。评价转化活动,教师要将“表现性任务”及评价量规转化为学生平时的课堂学习活动。评价嵌入过程,要评价每一个要素、每一个环节。评价指向结果,要对成果进行评价,看看成果与目标的吻合度。


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曾凡钢:我们离正常听力康复还有多远?

       曾凡钢介绍,听觉是个体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2%—3%的儿童存在听力障碍,已有研究发现了200多个可能与听力障碍有关的基因。儿童听不见声音,就很难学会说话,进而影响以后的言语发展。我们应努力帮助听障儿童恢复听力,使他们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听力衰竭也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听力和老年痴呆的关系非常密切,大约有40%的老年痴呆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能解决听力损伤问题,其中的9%就有可能延缓。
        曾凡钢指出,特殊教育教师在听障儿童听力康复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听障儿童装上人工耳蜗后,需要家长、教师、康复师等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帮助他逐渐恢复听力。而现有的听力恢复技术,包括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尚无法让听障儿童恢复正常听力水准。为了解决助听器、人工耳蜗使用者在噪声环境中听取语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训练来区分什么是语言、什么是噪音,甚至把想听的声音独立提取出来,把其他声音抑制住。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好地研究人机接口问题,要想办法让听障儿童听到声音时产生的神经活动是正常的。
        曾凡钢指出,我们听声音的时候,除了用耳朵,也在用眼睛看。现在的机器翻译技术快速发展,如将言语直接翻译成文字显示在眼镜或者屏幕上,实现手语—口语、口语—文字等转换。特殊教育不仅要恢复听障儿童的听力,更要恢复听障儿童的交流。恢复交流的方式是多样多模式的。特殊教育要拥抱更加多样化的技术,只要能达到正常交流的目的,便都是可以采用的。


编辑:国宁 忻叶 华丽 雨路

校对:忻叶 华丽 雨路 天慧

排版:天慧

审核:国宁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 | 意见及建议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

Copyright @ 2014 www.gdjyx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70434号

网站开放时间:8: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