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欢迎进入广东教育学会网站 现在是

面向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应对?

发布人:广东教育传媒   发布时间:2023/5/6 17:15:38   阅读:602

                                         面向人工智能,教育怎么应对?
                ——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座谈会召开

       2023年,ChatGPT引爆了全球对人工智能的强烈关注,“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成为大家共同思考的命题。5月6日,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座谈会召开,会议由刘劲予常务副主任主持,31位学术委员参加会议,专家学者热议教育面对人工智能的学术思考。

       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刘达中作专题报告,回顾了广东教育信息化进程。从1993年信息化教育初见端倪之时,广东信息化教育经历了爬坡迈坎,先行先试的七年期;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促使广东信息技术教育上新台阶;本世纪以来,广东抓住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的机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课程改革进程,增强师生全球视野和文化传承能力,创新教育管理模式、提升教育科学决策水平,取得了新经验、新成就。
       “教育人工智能的精准实施,将是全社会根治‘五唯’顽瘴痼疾最锋利的手术刀。”刘达中表示,基础教育面对人工智能,在教与学中,将更关注“玩”“问”“综”的革新。首先,教育的人工智能,有利于学生在玩中学,寓学于玩,在玩中体验、思索、辨析、审美、感悟和创新。其次,教师要引领学生,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具有提出一流问题的能力,批评性思考的能力,不能迷信机器的标准答案,敢于刨根问底。第三,面对人工智能,基础教育的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将大力加强,不能只靠单一的学科、单一的知识、单一的技能,每个人都要具备整合力、共情力,才能随机应变,顺应潮流,不被时代变革的巨浪吞没。
       “教育如何面向人工智能化的学术思考,应该成为全体教育者共同思考和加以解决的重大时代课题。”学术委员、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甫全认为,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教育观念框架、教育系统结构、教育活动形态正在形成。
 
       “新的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不断改变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方式,其他领域的反应极其敏感,但是教育界对此还比较迟钝,这让我很忧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咨询委员吴颖民指出,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教育人不能安然大睡,必须增强、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当务之急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要让教师增强数字意识和危机感,还要掌握学校教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和本质,读懂、用好数据。”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黄崴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引发教育主体创新理念的确立、课程资源优化、人工智能和师生协同共生共育模式建立、教师角色重新定位、教学过程重构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但同时切不可淡化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责任,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知识创新的能力,避免人工智能的误区和数据伦理失范。
       网络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焦建利表示,人工智能改变了职场,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信息、知识甚至一些技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意、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沟通、协作、审美、情商和品格,学习、教学、教育将变得更加个性化,同时,AI相关技术伦理、隐私保护以及数字鸿沟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学术委员、副秘书长白平表示,课程建设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学业质量标准从查验知识点到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变。要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演绎知识来获得有限的知识传授和分数评价模式,要关注课堂教学新样态和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针对以上发言和报告,陈湘年、周峰、何广铿等委员作交流发言。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劲予作会议总结:刘主任的报告满怀深情,回顾了广东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体现了一位老教育人的博大情怀。我省信息化教育的历程可归结为:起步早、立潮头、行动快、力度大、质量高、成果丰、影响大,给与会者很多启发和收益,是广东教育史上辉煌的一页。我们不能忘记我省信息化教育先行者所作贡献以及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到会的委员争相发言,各抒已见,观念领先,研讨深入,给人启发,就当前教育面对人工智能所作学术思考、对学会开展相关学术活动的建言献策颇有价值,对学会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有很大推进作用。最后,刘副主任对“人工智能”谈了点点遐思。

                                                                                             (广东教育杂志社 韦英哲)

相关文章
免责声明 | 意见及建议 | 在线留言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广卫路14号

Copyright @ 2014 www.gdjyxh.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粤ICP备09170434号

网站开放时间:8:00-20:00